创业本来就是参与市场激烈竞争的过程,就是你死我活的,人人都去创业了,谁来当用户呢?把极少数人才具有的生存能力,搞成“万众”都去尝试一把,当然可以,这就意味着万众里的九千九都要去当炮灰,能熬出来的成功创业项目是不变的,但是参与竞争的基数大了,炮灰比例也就不好控制了。
三、共享单车前景 大家都可以清晰体验到,共享单车项目的火热是源于与Uber、滴滴的类比,既然汽车可以“数字化”为地图上的一个点,实现车辆与乘客的实时动态匹配,那么单车也未尝不可。戴威这么形容OFO的初期:当手里还只有一百万元时,他们就火速投入了烧钱的状态——虽然仅仅只是给每个用户送一瓶脉动,但资金压力已然不小,资金的消耗也非常快。
那么共享单车这个新兴市场如何开始发展的?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? 一、共享单车创业 在共享单车行业中,摩拜单车和OFO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。并且要实现监控、防盗防损防私锁,成本必然无法承受,因此共享单车在下一步必须对单车进行改进和创新。由于在共享模式下的单车损坏率偏高,可以预见:目前大投入快速推进的做法很难长期进行。
胡玮炜,摩拜创始人,从2014年底有了摩拜单车的想法到2015年初注册成立公司,两年时间里,她费了很多精力,找投资、自建工厂、自己组建研发团队,生产出一款智能共享单车。并且汽车是主动跑去接乘客而不是让乘客跑去找车。
“公车私用”(加私锁、骑进小区、搬进屋子)、密码破解、车辆被盗等情况几乎无法监管,只依靠用车人的举报机制无济于事。
摩拜单车属于典型的“重资产模式”,它的标准不是滴滴那样成为单车行业的出行平台,更加注重的是制造路线,生产统一标准的单车。 去年,暴风影音开在三里屯SOHO的BFC私人影院旗舰店正式投入运营,爱奇艺入股的“一起看微影院”也在全国遍地开花。
进入2017年,院线与在线票务平台会进入新的一轮整合期。 人人都是大娱乐家 尼尔·波兹曼在《娱乐至死》一书中感叹:“我们的政治、宗教、新闻、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,毫无怨言,甚至无声无息,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”。
资源集中也让分线发行成为可能。电视台的爆款IP引入后,除了跟播以外,还将以定制方式,从用户洞察出发对内容进行二次深耕,通过神剪辑、加搞笑花字、加二次元效果等,产生一个不同于电视台播出,但更符合他们口味的网络版节目。
因此
2014年,爱好骑行的戴威在宿舍里完成了ofo域名的注册,并且与其团队正式掀开人生中创业的篇章。 除此之外,2016年IP网剧的口碑之作多集中在一些相对小众的题材,例如《余罪》《法医秦明》,而《如果蜗牛有爱情》《最好的我们》《画江湖之不良人》则分别打动了不同的群体。于是诸如《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》《古惑镇激斗少年》《极品租客俏房东》等网络大电影横空出世,并取得了颇高的播放量和票房收益。 2015年全国私人影院由200家发展到了2 500家,2016年更是超过6000家。 以近年来火热的网络综艺节目为例,优酷在“头部内容”获取上,目标明确,思路清晰。有时候,风口来得太早未必是一件好事。 当农夫山泉把自己变成一家设计公司,拿到国际设计金奖,又花大价钱拍摄广告时,味全果汁则换了包装,任由消费者恶搞,却把每个月的销售额增长都稳定在20%以